冰壶女队 9 连胜封王!7-6 绝杀加拿大,男队卫冕失利留憾
美国维吉尼亚的冰面上,一块花岗岩冰壶精准停在大本营圆心的瞬间,中国女子冰壶队的姑娘们相拥而泣。在 2025 泛洲际冰壶锦标赛金牌战中,她们以 7-6 绝杀世界劲旅加拿大队,用九战全胜的完美战绩为这项赛事画上绝版句号。而另一边,卫冕冠军中国男队在铜牌赛中以 5-6 惜败日本队,留下了与奖牌擦肩而过的遗憾。冰面上的冰火两重天,写满了竞技体育的残酷与荣光。
中国女队的夺冠之路堪称 “以弱胜强” 的典范。这支由四垒王芮、三垒韩雨领衔的队伍,赛前并未被视作夺冠热门 —— 要知道,过去十年中国冰壶在世界大赛击败加拿大的次数屈指可数,而本次决赛还是在对手的 “北美主场” 进行。但姑娘们用九场硬仗改写了历史:揭幕战与韩国队鏖战至加局,凭借韩雨的精准占位以 6-5 险胜开锣;第四轮在核心王芮休战的情况下,替补阵容以 10-4 横扫新西兰队,展现了深厚的人才储备;第五轮更是在缺少主将的情况下,以 7-6 首次击败加拿大,提前锁定四强席位。

决赛的较量堪称 “冰上 chess” 的巅峰对决。上半场中国队以 2-3 暂时落后,加拿大队凭借名将霍曼的稳定发挥掌控节奏。但下半场姑娘们展现出超越年龄的冷静:第六局王芮放弃偷分机会,果断选择打甩战术废掉对手后手权,这记 “脑内 Excel 级” 的决策为胜利埋下伏笔;第九局中国队抓住机会拿下两分,将比分反超为 7-4;尽管加拿大队在最后一局奋力追回两分,但终究无力回天。九场比赛五次险胜,姑娘们用毫米级的精准度,把 “惊险” 走成了 “传奇”。
这场胜利的意义远超金牌本身。作为最后一届泛洲际锦标赛冠军,中国队不仅将世界排名飙升至第三,更为米兰冬奥积累了宝贵的积分优势 —— 更高的排名意味着能在冬奥分组中避开北欧老牌强队,半只脚已迈进半决赛门槛。对运动员而言,这枚金牌背后更是实实在在的保障:地方队编制、退役安置、升学保送等通道随之打开,成为她们咬牙坚持的最好回馈。更深远的是,它延续了中国冰壶的传承 —— 从 2009 年王冰玉带队世锦赛夺冠点燃热潮,到如今王芮等新一代选手崛起,正是基层教练在哈尔滨、乌鲁木齐等地的默默耕耘,才撑起了这条冷门赛道的希望。
与女队的荣光形成对比的,是男队卫冕失利的落寞。作为上届冠军,中国队在铜牌赛中与日本队缠斗至最后一局,手握后手优势的徐晓明关键一投差了 1 厘米,未能撞开对手的占位球,最终以 5-6 憾负。技术统计揭开了失利的伏笔:队伍关键分失误率比传统强队高出 13%,击打成功率仅为 65%。年龄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—— 中国队平均年龄超过 30 岁,而日本队仅有 24 岁,体能上的差距直接体现在出手稳定性上,那毫厘之间的偏差,正是岁月刻下的痕迹。赛后徐晓明把护膝留在赛道边的身影,定格成一代人的青春谢幕。
但失败中也藏着希望的种子。男队虽无缘奖牌,仍凭借四强成绩锁定明年世锦赛资格,更在失利中看清了短板。教练组复盘时写下的 “领先不是安全带,保守才是毒药”,成为最深刻的警示。国内联赛引入的 AI 轨迹捕捉系统已开始发挥作用,技术组测算,只要将击打成功率提升 5%,击败日本队的概率就能从 47% 跃升至 64%。徐晓明那句 “若进不了米兰就让位给年轻人” 的表态,更彰显了队伍传承的决心。
冰壶赛场的悲喜交织,恰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。女队用九连胜证明,所谓奇迹不过是把每一个细节磨成利刃;男队的失利则提醒我们,竞技体育从不等候任何人的青春。距离米兰冬奥还有不到三百天,中国女队已在训练馆模拟赛场灯光与噪音,男队也在打磨技术弥补短板。无论前路是坦途还是荆棘,这群把青春压在 41 磅花岗岩上的运动员,早已用热爱与坚持告诉我们:冷门项目从不缺少光芒,只要敢开始,就有可能把强敌逼到绝境,让国旗在冰面上升起。
zoty中欧,zoty中欧登录,zoty中欧体育,中欧体育(zoty)官网